羊水作为胎儿成长的保护伞,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,它如同一个神秘的海洋,支撑着胎儿的生命之旅,孕妈们都很关心它,一起了解神奇的羊水。
为什么叫羊水
关于羊水,很多人会好奇,明明是和胎儿一起的物体,为什么不叫人水,而叫羊水呢?关于羊水有三种说法。
牧羊民族的影响
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,羊水这个名称的起源与羌族有关。羌族是一个牧羊民族,他们对羊的依赖和喜爱是显而易见的。在古代,炎帝和黄帝都姓姜,而“姜”与“羌”在字义上分别指代“女羊”和“男羊”。因此,有人认为“羊水”象征着婴儿的水。
古代中医的解释
另一种说法是,“羊水”一词源自中医理论。古人认为生命的开始离不开“阳”,阳代表着寿命和生命。因此,古人用“阳水”来指代生命的起始。由于“阳”与“羊”同音,后来逐渐演变成“羊水”。
现代西医解释
现代最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,“羊水”一词源于西医学中的“amniotic fluid”,意为“羊膜的液体”。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,胎儿出生时会被包裹在一层类似羊肠的薄膜中,因此,这层薄膜里的液体被称为“羊水”。
虽然有很多关于“羊水”名称的有趣说法,但无论是哪种解释,都反映了人们对孕育生命过程的敬畏与好奇。
它的来源
那充满羊膜腔里的羊水又是从何而来?
妊娠早期
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。
妊娠中期
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,使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。
妊娠晚期
妊娠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的生成,每日600-800ml液体从肺泡分泌至羊膜腔。
它的平衡
母体、胎儿、羊水之间存在液体平衡,羊水会在羊膜腔内不断进行液体交换,以保持羊水量的相对恒定。
我们已经知道了它的来源,它的吸收途径主要有:约有50%是由胎膜吸收的,足月妊娠胎儿每日可吞咽500-700ml的羊水,而脐带每小时能吸收40-50ml的羊水。
它的作用
保护胎儿
羊膜腔类似于胎儿的游泳池、温泉池及营养池,其中的羊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:
保护胎儿
维持温度
缓冲作用
避免挤压
促进发育
对宝宝来说,羊膜腔内恒温,适量的羊水对胎儿有缓冲作用,避免胎儿受到挤压,防止发生胎儿肢体粘连,还可以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导致的胎儿宫内缺氧。分娩时,羊水可以使宫缩压力均匀分布,避免胎儿局部受压。另外,宝宝吞咽或吸入羊水可促进胎儿消化道和肺的发育呢!
保护妈妈
保护母体
减少不适
扩张宫口及阴道
减少感染
对于妈妈们来说,羊水可以减少胎动带来的不适感,分娩时,羊水囊可能扩张宫口及阴道,而且破膜后羊水还可以冲洗阴道,减少感染机会。